在倉庫管理中,我們一般認為主要的工作包括:貨物驗收入庫、儲存保管、流通加工、備貨揀選、出庫發貨等,而安排這些工序的位置,決定了一件貨物在倉庫的運動路線。這就是所謂的倉庫物流動線。
倉儲動線的設計是整個倉儲物流中心運行的基礎,合理的動線設計才能讓倉儲系統運轉得更加的有效。
倉庫區域動線優化的原則:
01
U
型動線
02
I
型動線
03
L
型動線
04
S
型動線
01
U型動線
碼頭資源的最佳運用;
適合越庫作業的進行;
使用同一通道供車輛出入;
易于控制和安全防范;
可以在建筑物三個方向進行空間擴張。
解決的方法可以是組建不同操作人員小組,分別負責貨物出、入物流中心事宜。可是這樣一來,由于貨物出入物流中心的繁忙時段可能會有不同,因此極可能產生另一個問題,就是不能有效充分利用人力資源。
02
I型動線
可以應對進出貨高峰同時發生的情況;
常用于接收相鄰加工廠的貨物,或用不同類型的車輛來出貨和發貨;
I型物流擁有獨立的出、入貨臺,分別分布在物流中心的兩旁,直入直出。由于I型物流中心的運作流向是呈直線型的,各運作動線平行性進行,因此無論是人流或是物流,相互的碰撞交叉點相對來說是最少的,可降低操作人員和物流搬運車相撞的可能性。
I型物流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出、入貨臺相距甚遠,增加貨物的整體運輸路線,降低效率,但是由于直線型的流程較為簡單,操作人員比較容易適應,可以彌補該方面的不足。此外,由于出、入貨臺分布在物流中心的兩旁,需最少兩隊保安小組負責兩個貨臺的監管,增加了人員投入及運作成本。
I型物流特別適合一些快速流轉的貨物,進行集裝箱或是貨物轉運業務。
03
L型動線
可以應對進出貨高峰同時發生的情況;
適合越庫作業的進行;
可同時處理“快流”及“慢流”的貨物。
L型物流存在的限制之一是除了L型流向范圍內的貨物外,其它功能區的貨物的出入效率會相對地降低。因此,采用這種類型的倉庫通常是同時處理“快流”及“慢流”的貨物,把“快流”的貨物儲存在L型流向范圍內,把“慢流”的貨物儲存在L型流向范圍外,按貨物的搬運頻率有效利用物流中心內的各功能區。
04
S型動線
可以滿足多種流通加工等處理工序的需要,且在寬度不足的倉庫中作業;
可與I型動線結合在一起使用;
物流動線聽起來高深,其實就是確定貨物的擺放位置,讓倉庫在倉庫的“行走”路徑盡可能短、直接,不重復運動就行了,這要根據具體倉庫的結構、貨物的種類來設計,沒有固定的標準。
關于我們 | 新聞動態 | 特殊優勢 | 業務介紹 | 合作伙伴 | 人才招聘 | 聯系我們 |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2955679
|